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李或许觉着老许不是啥好人,但绝对没料到他能这么快、这么绝就变成个渣男。结果老李一下没反应过来,黄河那险要之地就让叛军给整个冲破了,叛军的前锋都快打到江淮那地方了。
到了这时候,从香积寺之战开始唐军平叛得到的成果差不多一下子都没了,洛阳情况危急,长安一天之内多次受到惊吓,李光弼能怎么办呢?
李光弼拿定了两个主意,一个是放弃守卫洛阳,另一个是坚决守护河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孟州)。
把堂堂的帝国东都白送给史思明,这事儿影响可大了,本方士气也会受重挫,不过多数人能明白其中缘由。说到底,李光弼手里那点人,咋可能守得住洛阳这么大一座城呢,倒不如把兵力收拢一下,用到更有用的地儿去。
不过李光弼可不这样想。他坚决主张退守河阳,也没心思跟韦陟说道理,索性用一句实在话,就把悲催的韦留守给顶回去了:
“要说分辨朝廷的礼仪,我光弼比不上您;可要论起军队打仗的事,您不如我光弼。”(《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唐纪第三十七》)
这话在不在理?那绝对是真理啊!要是一个文官比将军还明白怎么打仗,那要将军有啥用?然而像这类话,狄青、岳飞、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也想讲,可只能闷在心里头。为啥呢?自打唐朝灭亡以后,那就是“在东华门外考中进士的才是好男儿”的时期,粗俗下贱的武人啥也不是,咋可能比那高大上的士大夫更懂得打仗呢?
于是,李光弼那普普通通的一句实在话,过了两百多年后,便化作了武将荣耀的最后声音。让人只能满心惆怅地抬头望着,根本没任何机会能让其再次出现。
而他坚持退守河阳,一方面是凭借一位名将天生的直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光弼心里的不情愿和委屈。
毕竟李光弼那可是史思明的命定克星、长久对头,要说在整个大唐,谁最清楚咋收拾这个挑起安史之乱的“史”,那确实得是李光弼。
安史之乱一爆发,史思明就凶巴巴地来攻打常山(就是现在河北正定),守将正好是李光弼。可史思明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能把常山怎么样,还被李光弼和郭子仪联合起来戏耍,最后兵将损失不少,只好自己一个人骑马逃跑了。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又带着10万叛军攻打太原,没想到又碰到了老对头李光弼。这一回老李手里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弱兵,但他没光想着困在城里防守,而是抓住机会主动出城去打仗,一仗就杀了7万多人,把史思明疼得不行,从此他就缩回范阳(现在北京西南),轻易不敢出来了。
得说在河阳之战以前,李光弼能够和郭子仪一同被称作大唐双雄,这主要得归功于史思明。所以就算这次还是对方人多我方人少,可老李照样底气很足,有十足的信心能再次收拾老史一回。
更为关键的是,河阳所在的地方那是相当好啊。
河阳在洛阳往北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中间隔着一条黄河。要是史思明把洛阳占了,从叛军后勤的主要据点相州(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给前线送的所有粮草物资,都没法避开河阳。要是史思明不管河阳,那不管他是往西打潼关,往东去江淮,还是接着往南进攻,随时都有后勤被切断、后路被断掉的大危险。因此,李光弼在河阳城里稳稳待着,一点都不担心史思明不找他麻烦。
那来了能咋的?河阳这地儿虽说不大,可建有三座城呢——北中城在黄河北岸,中潭城建在黄河里的流沙洲上,南城立在黄河南岸。这三个城虽说不大,但是城墙高,护城河水也深,而且它们之间还有浮桥连着。这就代表着,叛军要是攻打南城,中城和北城的驻军就能去支援;要是攻打北城,中城和南城能去救;就算是南北两边一块攻打,两座城都被占了,李光弼只要退守到中潭城,把浮桥一烧,史思明也拿他没辙,只能在那干着急。
再说了,李光弼守卫城池,从来都不是一味地死防,而是通过进攻来代替防守。
十月的时候,史思明的军队把河阳给围了,派了个厉害的将领刘龙仙到城下面叫阵,说要和李光弼单打独斗。李光弼哪能瞧得上这种小场面,自然不会亲自出马。猛将仆固怀恩请求出战,可李光弼觉得他这身份去有点大材小用了,然后就指定了裨将白孝德去应战。
光弼把孝德叫到跟前,问道:“行不?”孝德回答:“行。”光弼又问:“需要多少兵啊?”孝德说:“我自己一个人去就行。”
紧接着,白孝德独自骑马出城,手持两根长矛,径直冲向敌阵。就一个来回,便把刘龙仙刺落在马下,接着砍了他的脑袋后返回。
是不是觉得这场景挺眼熟的?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版温酒斩华雄啊!
白孝德这人咱还能再多说道说道。他原本是西域龟兹国王族的后人,后来进了安西都护府的蕃军,那其实就是雇佣兵。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的唐军接到命令要回去支援,白孝德自己主动要求跟着去,说要为国家打贼寇,而且立了不少功。打完仗后,他因为功劳被封为镇西(也就是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后来又变成了鄜坊、邠宁节度使,还曾把吐蕃打得大败,被封为昌化郡王。
白孝德凭着自己的威猛,让史思明刚出手就碰了钉子,叛军的气势一下就弱了不少。接着,他又想了个法子,叫人赶着一千多匹好马到黄河边上刷洗,故意做样子给河阳的守军瞧。
有些人可能没弄明白这是咋回事。不过那时候明白的人心里都清楚——大唐原本是不缺战马的,盛唐时候那厉害的战功,是靠着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得来的。然而自打安史之乱后,内战不断,战马大量被损耗,西北养马的地方也慢慢管不住了,导致国内的战马越来越少。正因如此,在香积寺之战里的五千回纥骑兵,就成了郭子仪打败敌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史思明弄出千来匹战马向敌人显摆,要是在初唐时期,那能让人笑岔气。但在河阳之战中,这就好比现今阅兵式里的蘑菇蛋,那是明晃晃的战略恐吓,说不准还真能把人给吓着了。
不过蘑菇蛋得靠人来控制,可战马有自己的主意。这样一来,李光弼把全军都搜刮了一遍,弄来了500匹母马,也带到了河边。最后呢,那些春心荡漾的公马就老老实实跟着进了河阳城。
史思明这事儿办得太糟心,啥好处没捞着还吃了大亏,气得不行,当下就弄出一百多条火船,从上边顺着水流往下冲,想要把浮桥给烧了。不过李光弼早就防着这一手呢,派了人拿枪去捅,用炮去轰,把那些火船全都给弄毁了。
这下子史思明完全没办法了,只能转而攻打河清(就是现在的河南济源),打算截断唐军的运粮通道。李光弼紧接着应对,带领军队到达野水渡(在今河南孟津北),把叛军的路给拦住了。
史思明:嘿,这下我精神了。
为啥呢?从常山到太原,再到河阳,史思明每次碰上李光弼,都是去攻城,可每次不但攻不下来,还被人家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这就让老史有了个特别深的感觉——这个契丹家伙善于守城,可要打野外战斗就不咋地了。
所以说断粮道之类的都只是个幌子,史思明真正想做的,是把李光弼从他的防御工事里引出来,在野外打仗。
只要能把李光弼给整死或者抓了,那河阳啥的,老史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于是呢,他就指派了两个人,一个是李日越,另一个是高庭晖,让他们去偷袭野水渡,而且还特别强调,一定得把李光弼给弄回来,不管这人是死是活。
要是做不成那可咋整?老史特别有把握地讲,那你们俩就别回来了。
于是呢,李日越跟高庭晖就满是信心地出发了。
然而这俩人在野水渡来来回回冲杀了好几趟,最后才察觉唐营中仅有一千来个年老体弱、身患疾病的兵士,而他们想抓的那个“重要人物”李光弼,那是压根儿没瞧见。
原来老李刚到野水渡,就感觉不太对,明白被老史给坑了。接着他啥也没说,当天夜里……跑了。
这可把李日越和高庭晖给害惨啦。史书里讲史思明“身形瘦,头发胡须少,肩膀像老鹰似的,脊背弯曲,眼睛斜,鼻子侧,性子急”(《旧唐书·卷二百上·列传第一百五十》),那可是对自己特狠,对别人更狠的主儿。他放话了,李日越和高庭晖要是抓不着李光弼就别想回来,除非这俩家伙不想活了,那他们还真就不敢回去。
于是那两个没家可归的可怜人,只得前往河阳向李光弼投诚。
在河阳这场仗打到现在,实际上两边军队并没有大规模地干起来,主要就是李光弼和史思明不停地互相使绊子。但不管是谁设的套,最后栽进去的好像老是史思明……把这老史气得嗷嗷叫,不过也只能算是没啥用的发火罢了。
嗯,不能讲老史没本事。人家手里头可有十好几万的兵呢,可老李那边全算上也就两万多点儿。既然耍心眼儿耍不过,那索性就不耍了,直接多招兵把你压垮算了。
一人之下:吃货无敌鲶鱼王 下庄生活 斩神:我秃了,也强了! 时光迷城:寻找史前文明 小师弟明明超强,却过分低调 媚心难舍 一体双魂,但我是最强那一个 疯批公主杀疯了,众卿还在修罗场 修仙反派系统 魂穿灾星,看我如何发家致富 中年悸动:彼岸生花 扛着锄头带着啊黄勇闯修仙界 重返1999倾听雨声,弥补遗憾 人在星铁,但是寰宇蝗灾 综漫:沢田家的弟弟君 四合院:娶了秦淮茹后我渣了 婚姻到底给了女人什么 和毓 录笔无三 书穿末世我只想囤货
听说她在占卜,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你给本君算算,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还是国师睡了本君?她哆嗦了一下,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她今晚就阉了你!!重生前,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重生后,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可是,她算了两世,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不好了,帝君来了!卧槽!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他不干什么!那就好那就好!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今晚他夜观星象,是个鸾凤和鸣...
...
一个集合口袋妖怪,数码宝贝等等游戏,动漫的游戏正式登陆全球,谁才是最强的训练家,谁才是游戏里最强的宠物,且看罗炎称霸漫兽竞技场,一步一步从无名小卒爬上神坛。...
...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