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倪前三十年在香港赚的稿费版税,加起来也没有这十几年在大陆拿到的多。
所以你们年轻人,看问题不要那么情绪化。”
张潮诚恳地道:“愿闻其详。”
刘以鬯接着说道:“要说反感,那小查——就是查良镛、金庸——表现的也反感,你看60年代在《明报》上的社论都骂成什么样了?造原子弹不如造裤子都说出来了。
甚至他在70年代还做过台岛那边的国策顾问,但是也不影响在80年代成为被内地最高层第一个单独接见的香港人,并成为基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啊。
他的武侠,很快就在大陆正式出版了。
一直到今天,他也都在陆港两地游走,一方面影响力很大,另一方面也没少说‘反感的话’,但是内地有人在乎吗?”
张潮:“……”
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喝了一口茶。
刘以鬯继续道:“其实香港文坛的分裂,不仅因为‘南北之争’,也因为你们和海峡那边两地的观念之争。
后者的影响力,可能比前者更大。”
张潮道:“‘观念之争’?”
刘以鬯点点头道:“就拿倪匡来说,50年代开始,香港媒体上全是来自海峡那边的文化精英在骂你们。
结果倪匡先生一来,身份往那里一摆,又骂的比所有人都狠、都具体,然后大家都去看他骂你们了,没人看海峡那边的知识分子骂你们了。
骂你们的话语权大旗就转移到倪匡这样你们这边背景的知识分子手上了——你说这到底是谁占了便宜,又是谁吃亏了啊?”
张潮听得一时脑子有点乱。
刘以鬯呵呵笑道:“所以说不要觉得骂了就怎么了。
有句话叫‘小骂帮大忙’,那大骂呢?其实大骂骂好了、骂对了,帮的忙更大。
那时候在香港直接讲支持内地,除了少数偏左的运动分子,市民里谁听啊?听都不听你,你讲天花乱坠有什么用。
先让人愿意听你讲,才是最重要的,讲什么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第227章地分南北、文分两岸,但人心呢?
张潮恍然大悟道:“那说起来金庸先生也是……”
刘以鬯道:“当然。
50年代到70年代的香港,一直是大陆和台岛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英国人不太管的文化方面,双方的斗争更是激烈。
总体来说在50年代到70年代,香港的文化是台岛方面逐渐占据上风,尤其是沪上来的文化精英几乎是‘一统江湖’。
那时候最流行的歌曲是国语歌,最流行的电影是国语电影,粤语片、粤语歌被认为是不入流的。
那时候谈恋爱,小伙子约女孩子看电影,都是要看国语片,要不然就是看黄梅调,没有人看粤语片。
我清楚的记得在195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电影院还能看到不少粤语片。
但是后来国语片就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到了1972年到达顶峰,全年竟然没有一部粤语片投产。
香港的传统粤语片也彻底完蛋了。”
张潮问道:“这些历史太古老了,我完全不了解,我小时候看的港片,多是80年代后拍的——后来呢?”
刘以鬯道:“但是待到70年代以后就不一样,走‘群众路线’的文化精英们崛起了,尤其在流行文化方面,用金庸、倪匡的,许冠杰的粤语歌、粤语片,彻底翻盘了台岛背景的文化精英。
这些优秀的文化产品,不仅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块土地上普通市民之间的分裂和对立,并且重新打造了一个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文化认同共识。
最后就连台岛背景的文化人,也不得不跟随这股潮流。
教反派做贤妻[综英美] 权臣兼祧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景惠笔趣阁免费阅读 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相思一顾笔趣阁免费阅读 相思一顾作品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 快穿后我成了别人的金手指 恶雌装乖后,病娇兽夫都想独占我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师父如花隔云端 主角贺桑宁霍景舟小说最新章节 发情的男人与冷漠的男人 太虚神王之崛起之路 重生一九四四 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全集无删减 全职猎人:阴影之上 景惠作品权臣兼祧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 隔壁大叔是只狗 贺桑宁霍景舟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大结局+(番外) 红灯区 葬身火海后,嫡女杀光全家 贺桑宁霍景舟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无防盗章节 【快穿】种马总攻的肉欲之旅
...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一个集合口袋妖怪,数码宝贝等等游戏,动漫的游戏正式登陆全球,谁才是最强的训练家,谁才是游戏里最强的宠物,且看罗炎称霸漫兽竞技场,一步一步从无名小卒爬上神坛。...
...